《说文》63页《睡甲》41页《篆隶表》193页
形声字。从鬥,斲声。其本字“鬥”本像二人相搏斗的样子,演变得与“門”相近而混讹,加上了声旁“斲”或“𧯞”。汉简有时干脆省去“鬥”,省简成“𧯞”。“斲”与“𧯞”所从的声符“𠁁”和“豆”古音相同,所以都可用作声旁。古代韵书中还有异体字“闘”﹑“𨶜”等,它们的形旁与秦﹑汉简牍一样,已经讹变为“門”,基本声符都是“豆”。《说文》说“鬭”的本义是“遇也”,与“鬥”异字。段玉裁进一步发挥说:“凡‘鬭接’用‘鬭’字,‘鬥争’用‘鬥’字,俗皆用‘鬭’为争竞,而‘鬥’废矣。”其实“鬥”﹑“鬭”本为一字,是一字异体,不必强作分别。现在用“斗”字代替“鬥”,斗争义的“鬥”及其各种异体都废而不用了。(李守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