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鬳 |
字源 | 形声字。甲骨文中“鬳”字初文是象形字,下鬲上甑,或分或连,甑的下部隔以有孔的板,上部放食物,下部的鬲中放水,用来蒸﹑煮食物。其字形与“鼎”和“鬲”相近,上增声符“虍”。因增加了新的区别特征,象形的“鬳”有的简化为“鬲”,变成了从鬲﹑虍声的形声字;有的讹变为从鼎﹑虍声,后来鼎又讹为“貝”。秦汉时期在“鬳”上又增加了形符“瓦”。《说文》训“鬳”为“鬲属”,卷十二又说:“甗,甑也。一曰穿也。从瓦,鬳声。”“鬳”与“甗”形﹑音﹑义都有密切联系,显然是古今异体字。“瓦”部字大都始于秦汉,后“甗”行而“鬳”废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