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来纽、鱼部;来纽、姥韵、郎古切。

来纽、鱼部;来纽、语韵、力举切。

《甲文编》165页《金文编》245~246页《古文典》504页《楚系简帛》291页《说文》74页《汉印徵》卷4,3页

形声字。商代甲骨文作从口,鱼声。形旁口为嘴之象,表示鲁的本义与口嘴有关。声旁鱼为象形字,于鲁表音,鱼与鲁并为鱼部。盖为“噜”之初文,本义为言语(见《玉篇》)。鲁的源头﹑声首盖鱼,甲骨文已出现。古初盖以鱼为鲁,后乃为造今字。殷商无一例外作从口﹑鱼声,偶见有口作凵者,乃不规范之缺刻。此种结构西周﹑战国都有传承,战国时或将上下结构易作左右结构。在西周时,口旁或作白,或作甘。作白乃讹变,但却被《说文》所采纳;作甘是形义相关相近偏旁的更易,但此一更易成为战国时主流结构。《说文》不从,整理为“从白,鲝zhǎ省声”是理据重构。隶变时,构件鱼下或作甘,甘又讹作日。楷书作魯,从魚﹑从日,是小篆笔意与笔势变化的结合。简化作鲁,由魚简化为鱼类推而得。本义为嘉﹑美。《殷契佚存》531:“乙丑卜,󱲥贞:帚妌鲁于黍年?”颂壶:“颂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。”人名用字。《小屯·殷虚文字甲编》3000:“壬午卜,鲁不其嘉?”方国名。《合集》9979:“鲁受黍?”鲁侯爵:“鲁侯乍爵。”《说文》:“魯,钝词也。”假借义,迟钝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柴也愚,参也鲁。”以上读。通“”,祭名。《殷虚书契后编》上31.2:“贞:其雨?在甫鲁?”通“jiǎ,福。齐钟铭:“其万福屯(纯)鲁。”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之“纯嘏”即大福。通“”,大盾。银雀山汉简0401:“可以破𦺻鲁百步之内者。”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5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