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文编》373页《战文编》337页《说文》110页《马王堆》213页《隶韵》104页
形声字。从矢,㠯声。此字在战国文字中始见,推测春秋时期当已出现。在战国文字中较为规范的写法是从矢﹑㠯声,也有一些写法出现变形。矣上端的㠯在秦简中略呈圆形,实受殷周正统文字写法的影响,汉隶作方形或圆形;矢字写法也由秦代定型,可以看出秦汉文字的沿袭性。《说文》:“矣,语已词也。”战国中山王鼎铭:“閈於天下之勿(物)矣。”睡虎地秦简《语书》:“今法律令已具矣。”矣皆用为表示已然或肯定的语气词。此外,还有表示疑问﹑感叹等用法。表疑问的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”表示感叹的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甚矣,吾衰也!”矣﹑𠤕二字古音相近,战国文字还习惯于用𠤕为矣。由于𠤕本来就是疑字,故郭店楚墓竹简《唐虞之道》:“卒王天下而不𠤕(疑)。”用𠤕为疑。此处若释为矣显然是不对的。汉代仍有用𠤕为矣者,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刑德甲》:“因遇战𠤕(矣)”,即其例。(刘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