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说文》252页《篆隶表》862页《隶辨》103页
形声字。从手,巂声。俗作擕﹑㩗﹑携。《龙龛手鉴·手部》:“‘擕’,同‘攜’。”《字汇·手部》:“㩗,俗攜字。”《改并四声篇海·手部》引《余文》:“携,音擕,义同。”《字汇·手部》:“携,俗攜字。”如今“携”字通行,为正体。《说文》:“攜,提也。”《六书故·人七》:“攜,悬持也。”本义为提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牖民,如埙如篪,如璋如圭,如取如携。”孔颖达疏:“携,谓物在地上,手举携之。”引申指携带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于是夫负妻戴,携子以入于海,终身不反也。”又引申为牵,挽。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相携于道,奋首于路。”高诱注:“携,引也。”(荆亚玲 蒋晓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