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敘 |
字源 | 会意兼形声字。商代甲骨文作从又从余,余亦声。形旁又为手之象,表示敘字本义与手的动作有关。形旁兼声旁余像锐首有柄之针砭具,表示敍之本义与针砭有关且表音,敘与余皆鱼部。敘字在战国时的主要变化:一是形旁又变作攴,属于形义皆近偏旁的更易,不影响本义表达;二是声旁余加饰笔,由原来的而作﹑﹑,甚或加构件或饰图。《说文》肯定了战国从攴余声的结构,隶变后楷书作敘,是小篆笔势变化的结果。现代整理汉字时,以商代从又的叙为正体。本义当是手执针砭被祛病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