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文编》187页《金文编》264页《战文编》241页《说文》79页《篆隶表》246页《隶辨》411页
象形字。商代甲骨文一般作有喙﹑首﹑身﹑羽﹑足之形,体态各异,难以全部列出,仅举有代表性数例而已。需要指出的是,古初鸟﹑隹同字,形音(并为舌音)义并近,后乃分化为二。故鸟例中有的字与隹无别;形声字的形旁从鸟从隹并见,参前“雇”字条。春秋时开始脱离象形性,向笔画方向发展。战国时字形颇乱,鸟形已被切割作几部分,像《汗简》﹑《四声韵》所出,很难分析。《说文》据象形原则,用圆转的线条规画出一个简约的鸟形轮廓,此后隶变时,形体多有差异。楷书作鳥,是个记号字,简化作鸟。简体来自草书,是草书鸟的楷化。本义是飞禽。《合集》36:“㞢(有)鸟鸣。”又41802:“隻(获)鸟二百十二。”(张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