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语字形表》231页《说文》126页
形声字。商代甲骨文或从林﹑鹿声(字形1。字形2省去了像鹿身的部分),或从林﹑录声(字形3。参见录部“录”字条。字形4从四木,与从“林”同意)。前者演变为《说文》小篆,后者演变为西周金文和《说文》古文。古书中通用“麓”字。本义指生长在山脚的林木。《说文》:“麓,一曰林属,于山为麓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叙官》“林麓”郑玄注:“竹木生平地曰林,山足曰麓。”引申指看守山林苑囿的官吏。《说文》:“麓,守山林吏也。”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主将适蝼而麓不闻。”韦昭注:“蝼,晋君之囿。麓,主君苑囿之官。”又指山脚。《玉篇·林部》:“麓,山足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:“瞻彼旱麓。”毛传:“麓,山足也。”(冀小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