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精纽、月部;精纽、祭韵、子例切。

zhài精纽、月部;庄纽、怪韵、侧界切。

《甲文编》8页《金文编》11页《楚系简帛》21页《说文》8页《篆隶表》11页

会意字。从示,从又,从肉。始见于甲骨文。本义是指祭祀。《说文》:“祭,祭祀也。”《合集》22692:“丁卯卜,即贞:王宾报丁,祭,亡尤?”(丁卯这一天占卜,由即这个人贞问:商王若迎导报丁的神灵,举行祭祀,不会有灾祸吗?)金文栾书缶:“以祭我皇祖。”这种用法的“祭”今天读。甲骨文中早期的“祭”字作“”,从又﹑从肉,会以手持肉祭祀之意,上下小点表示血滴。晚期甲骨文追加“示”旁,并将“肉”旁变为“口”形。西周金文承袭甲骨文晚期的写法,但将“肉”旁变为“”形。春秋﹑战国﹑秦代以及汉代文字中基本沿袭西周文字的写法。但在春秋﹑战国时期,“祭”字所从的“又”旁或可写作“”﹑“”,乃“攴”字。这是因为古文字中,“又”﹑“攴”﹑“殳”等字在用作表意偏旁时常可互换的缘故。现代文字基本沿袭汉代“祭”字的写法,只是将“又”旁省变为“”形。春秋时期,在今天河南郑州东北有一个祭国,“祭国”之“祭”今天读zhài(白于蓝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3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