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153页《隶辨》575页
会意字。由“鼠”和“穴”组成,表示鼠藏在穴中之意。本义是隐藏。《说文》:“竄,坠也。从鼠在穴中。”徐锴系传把“坠也”改为“匿也”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我先王不窋,用失其官,而自窜于戎狄之间。”引申有容纳﹑放逐﹑逃跑﹑改易﹑掺杂﹑放置等意义。由于“竄”的偏旁“鼠”笔画较多,也不易书写正确,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简化的写法,用“串”替代“鼠”,把会意字改为形声字(“窜”可分析为从穴,串声)。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,采用了已有的“窜”作为简化字,而把“竄”作为繁体字废弃了。(张玉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