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cáo从纽、幽部;从纽、豪韵、昨劳切。

《甲文编》210页《金文编》317页《战文编》304页《说文》100页《睡甲》69页《马王堆》193页《汉印徵》卷5,5页《银雀山》172页《甲金篆》303页《隶辨》208页

会意字。殷商甲骨卜辞有“”字,以二“(东)”形相对,会对偶之意,这是“曹”字初文。也在殷商,其下加“口”形而为分化形式。“曹”字自西周在下部“口”形内增加了短横,混同于“甘”之古形,这种写法绵延至秦汉。但小篆下部变作“󳘡(曰)”,西汉有变作“曰”形者,东汉则以作“曰”为基本形式,后世楷书与“日”混同。上部“㯥”形在汉代先省作“”,后又连通顶部两个短横,最后合并中间两个短竖,全字成为“曹”形。汉代还有承战国简化形式“”而进一步简省作“曺”的形式,后人也常效仿,但没有成为正体。“曹”本义是对偶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分曹并进,遒相迫些。”(二人对弈,各自落子进攻,紧急地相互逼迫以求胜棋)王逸注:“曹,偶也。”“曹”由对偶义引申出诉讼的双方义,即原告和被告。《说文》:“曹,狱之两曹也。”“两曹”,古书或写作“两遭”﹑“两造”。对偶是双方相对,所以引申为遭逢,战国中山王󼢲壶及马王堆汉墓帛书都有此义例,后来用加旁分化字“遭”。由两曹义引申为等辈﹑群类,又引申为古代分科治事的官署和部门,如刑曹﹑兵曹﹑功曹。(金国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6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