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文编》27页《战文编》20页《说文》14页《篆隶表》27页
象形字。与“王”字构形相类,盖皆出自斧钺之象形。金文中“士”字常用为职官名。貉子卣:“王令士道归(馈)貉子鹿三。”臣辰卣:“王令士上眔史寅𫳪(殷)于成周。”《书·尧典》:“汝作士,五刑有服。”马融注:“士,狱官之长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士荣为大士。”杜预注:“大士,治狱官也。”“士”字本义盖即理刑狱的司法官,故用像斧钺的字符来记录。典籍中“士”又常可用作未婚青年男子的称谓。《字汇·士部》:“士,未娶亦曰士。”又可用为男子的美称。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”孔颖达疏:“士,男子之大号。”又可指古代贵族最低的一级。《谷梁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天子七庙,诸侯五,大夫三,士二。”又可指士兵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下军之士多从之。”新郪虎符:“凡兴士被甲,用兵五十人以上,(必)会王符,乃教行之。”还可指知识分子。《字汇·士部》:“士,儒者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“文为世范,行为士则。”(白于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