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包山》69页《说文》96页《甲金篆》288页
形声字。战国文字作“”,从竹,妟声。小篆作“筵”,从竹,延声,沿用至今。汉隶“筵”字所从之“竹”或讹为“”作。“筵”是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。古人席地而坐,设席每每不止一层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“筵”,筵上面的称“席”。《说文》:“筵,竹席也。”《信阳楚简》2.023号“一寝”,即一张寝卧用的竹席。引申为名词,指席位。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法筵久埋。”又为动词,指铺席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主人之赞者筵于东序。”郑玄注:“筵,布席也。”进而引申指宴会。唐杜甫《赠李十五丈别》:“三日一共筵。”(严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