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99页《汉印徵》卷5,3页
形声字。从竹,畢声。今简化字作“筚”。汉印“筚”字所从之“竹”或讹为“艸”而作“蓽”。“筚”本义为用竹子编成的篱笆。《说文》:“筚,藩落也。”王筠句读:“屏蔽之以为院落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筚门闺窦之人。”杜预注:“筚门,柴门。”后世用“蓬门筚户”比喻穷苦人家。引申而泛指用竹子﹑荆条等织成的器物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杜预注:“筚路,柴车。”所谓“筚路”即以荆竹编织的车栏,简陋无饰,又谓之“柴车”。以上意义,“筚”﹑“荜”通用无别。但荜豆之“荜”不能作“筚”。(严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