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á匣纽、葉部;匣纽、狎韵、胡甲切。
《郭店》95页《说文》125页《篆隶表》394页
形声字。战国文字从木,(xiá)声(,楚简中多用为甲胄之“甲”)。《说文》小篆从木,甲声(“甲”旁写讹。参见甲部“甲”字条)。《说文》古文即“甲”字(字形亦讹),用为“柙”乃是假借。“柙”,本义指关猛兽的木笼。《说文》:“柙,槛也,以藏虎兕。”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乃生搏虎而献之天子,天子命之为柙,而畜之东虢,是曰虎牢。”《韩非子·守道》:“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,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。”字形1所从之“”,从虍(虎省)﹑从㚔(像木梏之形)﹑㚔亦声,即“柙”之初文。“”字从“木”,为追加之意符。“”又有异体作“𧆥”(从虍,甲声),加“木”旁则为“𣘭”。《字汇补·木部》:“𧆥,《金石韵府》与柙同。亦作𣘭。”《玉篇·木部》:“𣘭,槛也。”“柙”字当由“”或“𣘭”简省而成(音符替换)。从兽笼义引申,“柙”又指(用囚笼﹑囚车)关押﹑押解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于是鲁君乃不杀,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。”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网罗遗漏,拱柙天人矣。”又通“匣”,匣子﹑柜子。《商君书·定分》:“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,以室藏之,封之以法令之长印。”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乙未,义陵寝神衣在柙中。”颜师古注:“柙,匮也。”也指装入匣﹑柜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柙而藏之,不敢用也。”(冀小军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