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 𣐕

jìng见纽、耕部;见纽、径韵、古定切。

《楚系简帛》448页《说文》121页

形声字。从木,巠jīng声。“巠”,西周金文作(《汉语字形表》436页),下从工;或作(同前496页,虢季子白盘“經”字所从),在竖笔上加点儿为饰。战国文字作(《古文典》784页),把“工”旁中的“”改为“𡈼tǐng”,充当声旁。《说文》小篆承袭西周金文,为后世文字所本。“桱”,本义指一种圆筒形的盛酒器(在唐写本《说文·木部》残卷中,“桱”次于“櫑”与“椑”﹑“榼”之间,四字均指盛酒器)《说文》:“桱,桱桯也。东方谓之蕩。”“蕩”字,据日释空海《篆隶万象名义·木部》应作“𥯕”。《说文·竹部》:“𥯕,大竹筩(筒)也。”《玉篇·竹部》:“𥯕,竹器,可以盛酒。”“桱桯”是叠韵联绵词,有不同的书写形式:或作“桱程”。居延汉简293.1与293.2:“将军器记:大案七﹑小杯廿七﹑大尊二﹑桱程二……。”或作“經程”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齐桓公置酒,令诸大夫曰:‘后者饮一經程。’管仲后,当饮一經程。”或作“檠程”。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酤酒酿醪稽檠程(明宋克摹本作“檠桯”)。”“桱”又为树木名。《玉篇·木部》:“桱,木名。”《广韵·径韵》:“桱,桱木,似杉而硬。”宋张孝祥《送刘子思》:“旧怜杉桱碧,新喜荔枝红。”在元抄本《京本通俗小说》﹑元刻本《古今杂剧三十种》中,“巠”旁已多简作“𢀖(见《宋元以来俗字谱》34页“徑”﹑105页“經”﹑119页“輕”﹑121页“逕”等字)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巠”旁简化为“𢀖”,“桱”类推简化为“𣐕”。(冀小军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4:01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