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十 |
字源 | 指事字。“十”本来就是一个契刻符号,也可能是针的象形初文。最初只是一竖笔,金文竖笔中部加肥,后变成一圆点,这种写法一直延续到汉初古隶。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,肥点常常变为横画,“十”字也是如此。在战国以前的出土文献中,“七”也是横﹑竖两笔交叉。但“十”与“七”有着严格的区别,那就是“十”字是竖长横短,“七”字是竖短横长,不仅战国末年秦﹑楚等国文字是如此区别二字的,连汉代简帛也是如此区别二字的。《说文》小篆“七”字的竖笔下曲,以此区别于“十”,这种区别方式应该是很晚出现的。魏晋以后,以竖笔的下曲与否区别“十”与“七”二字的形式得以通行,“十”字的横﹑竖两笔就不拘长短随意而写了。《说文》所谓的“十,数之具也,一为东西,丨为南北,则四方中央备矣”,不过是据后代字形立说,表达了汉代的数术观念罢了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