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字形】金篆
【构造】形声兼会意字。金文从辵,从束,表示走路刺出的痕迹,朿也兼表声。篆文改为从辵(辶,走路),亦声。隶变后楷书写作迹。异体作蹟。如今规范化,以迹为正体。
【本义】《说文·辵部》:“迹,步处也。从辵,亦声。蹟,或从足,責声。”本义为脚印。
【演变】迹,本义指❶ 脚印:夫~,履之所出,而~岂履哉! |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迒之~,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,初造书契|足~。又引申泛指❷ 痕迹,行踪:尝因积雪,门无辙~|蹑~披求|笔~|血~|蛛丝马~|行~|形~|踪~。又引申特指❸ 前人留下的事物:冶城访古~,犹有谢安墩|陈~|遗~。事业也是一种行迹,故又引申指❹ 事迹:治乱兴亡之~,为人君者,可以鉴矣|平生我愧为知己,未把英雄史~留。用作动词,表示❺ 追踪:汉求将军急,~且至臣家。
【组字】迹,如今可单用,一般不作偏旁。不是《说文》部首。现今仍归入辶(辵)部。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2975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