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螬蝤 |
字源 | dzu螬(蘇):dziu蝤(叠韻) 《説文》:“𧖤,𧓉𧕐也。”通常寫作“螬”。《爾雅·釋蟲》:“蟦,蠐螬。”注:“在糞土中。”《方言》十一:“蠀螬,謂之蟦,自關而東謂之蝤蠀。”注:“蠀螬,亦呼當齊,或呼地蠶,或呼蟦蝖。”《廣雅·釋蟲》:“蠀螬,蚰蜒也。”《莊子·至樂》:“烏足之根爲蠐螬。”釋文:“司馬本作螬蠐,云:‘蝎也。’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螬食實者過半矣。” 《説文》:“蝤,蝤𧓉也。”《爾雅·釋蟲》:“蝤蠐,蝎。”注:“在木中。”《玉篇》:“蝤,蝤蠐,蝎,木中蟲也。”《詩·衛風·碩人》:“領如蝤蠐。”傳:“蝤蠐,蝎蟲也。”郝懿行曰:“《説文》:‘蝤,蝤𧓉也。’‘蝎,蝤𧓉也。’《詩·碩人》傳用《爾雅》。《方言》云:‘蠀螬,自關而東謂之蝤蠀,……或謂之蝎,’《詩》正義引孫炎曰:‘蠐螬謂之蟦蠐,關東謂之蝤蠐。’……倒言之即螬蠐,故司馬彪注《莊子·至樂篇》‘蠐螬’作‘螬蠐’,云:‘螬蠐,蝎也。’是‘螬蠐’即‘蝤蠐’,二名溷淆,蓋本之《方言》而誤也。今蠐螬青黄色,身短足長,背有毛筋,從夏入秋,蜕爲蟬;蝤蠐白色,身長足短,口黑無毛,至春羽化爲天牛。”力按:蠐螬應是金龜子的幼蟲,不是蟬的幼蟲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