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封邦 |
字源 | pionɡ封:peonɡ邦(叠韻) 《説文》:“封,爵諸侯之土也。”按:“封”的本義應爲封疆。《小爾雅·廣詁》:“封,界也。”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制其畿疆而溝封之。”注:“封,起土界也。”《夏官·大司馬》:“制畿封國。”注:“封,謂立封於疆爲界。”《春官·保章氏》:“所封封域。”注:“封,猶界也。”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:“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。”注:“封,疆也。”《襄公三十年》:“田有封洫。”注:“封,疆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:“皆修封疆。”注:“封,界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樂成》:“使田有封洫。”注:“封,界也。”《周禮·地官·序官》:“封人。”注:“聚土曰封。”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注:“聚土曰封。”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開阡陌封疆。”正義:“封,聚土也。”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將何以封矣。”注:“封,封國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邦,國也。”段注:“邦之言封也。古邦﹑封通用。《書序》云:‘邦康叔,邦諸侯。’《論語》云:‘在邦域之中。’皆封字也。《周禮故書》:‘乃分地邦而辨其守。’邦謂土界。杜子春改邦爲域,非也。”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大宰之職,掌建邦之六典。”釋文引干注:“邦,疆國之境。”《書·康誥序》:“以殷餘民封康叔。”疏:“古字邦﹑封同,故漢有上邦﹑下邦,縣邦,字如封字,此亦云‘邦康叔’,若《分器序》云‘邦諸侯’,故云‘國康叔’。”《詩·商頌·玄鳥》:“邦畿千里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注作“封畿千里”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且在邦域之中矣。”釋文:“邦,本作封。”又:“而謀動干戈於邦内。”釋文:“邦,鄭本作封。”按:“邦”與“封”的關係,亦猶“國”與“域”的關係。因有疆域,所以叫“國”;因有封界,所以叫“邦”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