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岸厈岸干岸巖巖嵒岸垠岸堮垠限 |
字源 | nɡan岸:xan厈(厂)(疑曉旁紐,叠韻) nɡan岸:kan干(疑見旁紐,叠韻) nɡan岸:nɡeam巖(元談通轉) nɡeam巖:nɡeam嵒(岩)(談部叠韻) nɡan岸:nɡiən垠(圻沂)(元文旁轉) nɡan岸:nɡak堮(鄂鍔崿)(元鐸通轉) nɡiən垠:heən限(疑匣旁紐,文部叠韻) 《廣韻》:“岸,水涯高者。”《爾雅·釋丘》:“重厓,岸。”《小爾雅·廣詁》:“岸,高也。”《詩·衛風·氓》:“淇則有岸。”《大雅·皇矣》:“誕先登于岸。” 《説文》:“厂,山石之厓巖,人可居。厈,籀文从干。” 《易·漸卦》:“鴻漸于干。”釋文引鄭注:“干,水傍,故停水處。”又引陸注:“水畔稱干。”又引翟注:“干,涯也。”《詩·魏風·伐檀》:“寘之河之干兮。”傳:“干,厓也。”《小雅·斯干》:“秩秩斯干。”朱注:“干,水涯也。”《管子·小問》:“昔者吴干戰。”注:“干,江邊地也。”《史記·春申君列傳》:“而不知干隊之敗。”索隱:“干,水邊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巖,岸也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五四引作“崖也”。《書·説命序》:“得諸傳巖。”疏:“巖是山崖之名。”《廣雅·釋詁四》:“巖,高也。”《釋訓》:“巖巖,高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嵒,山巖也。”按:“巖﹑嵒”實同一詞。字又作“岩”。 《説文》:“垠,地垠也,一曰岸也。圻,垠或从斤。”《一切經音義》一引作“地圻咢也”,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“觀望之有圻”注引作“地圻堮也”。《廣雅·釋丘》:“垠,厓也。”王念孫曰:“凡邊界謂之垠,或謂之堮。厓﹑岸﹑垠﹑堮,一聲之轉。”《楚辭·劉向〈九歎·遠逝〉》:“山峻高以無垠兮。”注:“垠,岸涯也。”《文選·張華〈鷦鷯賦〉》:“或託絶垠之外。”注:“垠,天邊之地也。”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坱軋無垠。”索隱:“無垠,謂無有際畔也。”《廣韻》:“圻,圻堮,又岸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圻,圻咢也。”字又作“沂”。《文選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漢良受書于邳垠。”注引晉灼:“垠,涯也。”《漢書·敍傳上》作“漢良受書于邳沂”。 《廣韻》:“堮,圻堮。”又:“崿,崖崿。”按:“堮﹑崿”實同一詞。字亦作“鄂﹑鍔”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紛被麗其亡鄂。”師古曰:“鄂,垠也。”《文選·揚雄〈甘泉賦〉》:“紛被麗其亡鄂。”注:“鄂,垠鄂也。”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“肅坻鄂之鏘鏘。”注:“鄂,垠鄂也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在彼靈囿之中,前後無有垠鍔。”注引許慎《淮南子》注:“垠鍔,端崖也。” 《小爾雅·廣詁》:“限,界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四》:“限,齊也。”《釋詁三》:“限,界也。”朱駿聲曰:“垠,與限略同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