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彫琱琢 |
字源 | tyu彫(雕錭)琱:teok琢(幽屋旁對轉) 《説文》:“彫,琢文也。”徐鍇本作“瑑文也”。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良玉不瑑。”師古曰:“瑑謂雕刻爲文也。”《爾雅·釋器》:“玉謂之彫。”又:“彫謂之琢。”注:“治玉名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四》:“彫,畫也。”《釋言》:“彫,鏤也。”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厚斂以彫牆。”注:“彫,畫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必使玉人彫琢之。”字亦作“雕”。《禮記·少儀》:“車不雕幾。”注:“雕,畫也。”《王制》:“雕題交趾。”《明堂位》:“爵用玉琖仍雕。”《郊特牲》:“丹漆雕幾之美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》:“雕琢之飾。”注:“雕,畫也。”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子虚賦〉》:“左烏號之雕弓。”郭注:“雕,畫也。”《詩·大雅·棫樸》:“追琢其章。”傳:“金曰雕,玉曰琢。”字又作“錭”。《荀子·禮論》:“錭琢刻鏤,黼黻文章,所以養目也。”注:“錭,與雕同。” 《説文》:“琱,治玉也。”段注:“按:琱﹑琢同部,雙聲相轉。《詩》《周禮》之追﹑《大雅》之敦弓,皆與琱雙聲也。”《説文》“彫”字下段注:“琢者,治玉也。玉部有琱,亦治玉也。《大雅》:‘追琢其章。’傳曰:‘追,彫也。金曰彫,玉曰琢。’毛傳字當作‘琱’。凡琱琢之成文曰彫。”按:“彫﹑琱”實同一詞,“琱”是後起的形聲字。《文選·張衡〈南都賦〉》:“琢琱狎獵。” 《説文》:“琢,治玉也。”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故爲之雕琢刻鏤。”注:“玉謂之雕,亦謂之琢。”《爾雅·釋器》:“玉謂之琢。”又:“彫謂之琢。”《詩·衛風·淇奥》:“如琢如磨。”傳:“玉曰琢。”《爾雅·釋訓》:“如琢如磨。”釋文:“琢,治玉也。”《禮記·學記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釋文:“治玉曰琢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