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頗跛頗偏
字源
phuai頗:puai跛(邨)(滂幫旁紐,叠韻) phuai頗:phyen偏(歌真旁對轉)

《説文》:“頗,頭偏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頗,衺也。”《書·洪範》:“無偏無頗,遵王之義。”《左傳·昭公二年》:“君刑已頗。”注:“頗,不平。”《昭公十六年》:“刑之頗纇。”服注:“頗,偏也。”《昭公十二年》:“書辭無頗。”注:“頗,偏也。”《定公十年》:“子分室以與獵也,而獨卑魋,亦有頗焉。”《荀子·臣道》:“正義之臣設,則朝廷不頗。”注:“頗,邪也。”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循繩墨而不頗。”注:“頗,傾也。”《漢書·王嘉傳》:“人用側頗僻。”師古曰:“頗,偏也。”《匈奴傳上》:“臣聞天不頗覆,地不偏載。”師古曰:“頗亦偏也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行頗僻而獲志兮。”注:“頗僻,邪佞也。”

《説文》:“跛,行不正也。”《一切經音義》一引《字林》:“跛,行不正也。”《增韻》:“跛,足偏廢也。”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立毋跛。”注:“跛,偏任也。”《易·履卦》:“眇能視,跛能履。”

《説文》:“𤿑,蹇也。”王筠曰:“足部:‘跛,行不正也。’‘蹇,跛也。’此以蹇釋𤿑,所以見𤿑﹑跛之爲一字也。《易·履卦》釋文:‘跛,依字作𤿑。’陸氏疏矣。”

《説文》:“偏,頗也。”《墨子·兼愛下》:“王道蕩蕩,不偏不黨;王道平平,不黨不偏。”《荀子·不苟》:“通則驕而偏。”注:“偏,頗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偏,衺也。”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衣身之偏。”注:“偏,半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君賜我偏衣。”注:“偏,半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火燭一隅,則室偏無光。”注:“偏,半也。”

《説文》:“㾫,半枯也。”段注:“㾫之言偏也。”字本作“偏”。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:“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”注:“偏枯,半身不隨。”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禹跳湯偏。”注引《尚書大傳》:“湯半體枯。”《淮南子·覽冥》:“是猶王孫綽之欲倍偏枯之藥,而欲以生殊死之人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3:41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