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鮮尠 |
字源 | sian鮮:sian尠(尟)(同音) 《爾雅·釋詁》:“鮮,罕也。”又:“鮮,寡也。”《論語·學而》:“而好犯上者鮮矣。”集解:“鮮,少也。”鄭注:“鮮,寡也。”又:“鮮矣仁。”皇疏:“鮮,少也。”《里仁》:“以約失之者鮮矣。”皇疏:“鮮,少也。”《雍也》:“民鮮久矣。”皇疏:“鮮,少也。”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君子之道鮮矣。”釋文引馬﹑鄭﹑王肅注:“鮮,少也。”《詩·邶風·新臺》:“籧除不鮮。”釋文引王注:“鮮,少也。”《大雅·抑》:“鮮不爲則。”釋文:“鮮,少也。”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憾而能眕者鮮矣。”釋文:“鮮,少也。”《宣公二年》:“鮮克有終。”釋文:“鮮,少也。”《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重繭衣裘,鮮食而寢。”釋文:“鮮,少也。”《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母多而庶鮮。”釋文:“鮮,少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鮮不五稔。”注:“鮮,少也。”《詩·王風·揚之水》:“終鮮兄弟。”箋:“鮮,寡也。”《小雅·蓼莪》:“鮮民之生。”傳:“鮮,寡也。”《大雅·蕩》:“鮮克有終。”箋:“鮮,寡也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其歸鮮矣。”注:“鮮,寡也。”《周語下》:“晉仍無道而鮮胄。”注:“鮮,寡也。”《晉語一》:“鮮有慢心。”注:“鮮,寡也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既姱麗而鮮雙兮。”舊注:“鮮,寡也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民鮮能久矣。”注:“鮮,罕也。”《表記》:“民鮮克舉之。”注:“鮮,罕也。”《大學》:“天下鮮矣。”注:“鮮,罕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尟,是少也。”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君子之道鮮矣。”釋文:“鄭作尟。”《繫辭下》:“鮮不及矣。”虞本作“尟”。釋文:“尟,本亦作鮮。”《易·乾卦》:“終之可與存義也。”注:“尟克有終。”釋文:“本亦作鮮,同。仙善反,少也。”字亦作“尠”。《廣韻》獮韻:“尠,俗鮮字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慘則尠於驩。”注:“尠,少也,與鮮通也。”按:“尟﹑尠”是“鮮”的分别字,以别於新鮮的“鮮”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