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濯滌濯涑 |
字源 | diôk濯:dyuk滌(沃覺旁轉) deôk濯:sok涑(漱)(定心鄰紐,沃屋旁轉) 《説文》:“濯,𤃬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濯,洒也。”(洒,洗。)《玉篇》:“濯,澣濯。”《詩·大雅·泂酌》:“可以濯罍。”傳:“濯,滌也。”疏:“濯滌俱是洗浣之名。”《楚辭·漁父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灌吾足。” 《説文》:“滌,洒也。”(洒,滌也。)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滌器於市中。”師古曰:“滌,洒也。”《後漢書·隗囂傳》:“滌地無類。”注:“滌,蕩也。蕩地無遺類也。”(蕩,盪。) 《説文》:“涑,𤃬(浣)也。从水,束聲。”大徐讀速侯切,小徐讀相玉反,當從小徐。《玉篇》:“漱,濯生練也,與‘漱’同。”《一切經音義》十五引劉兆注《公羊傳》云:“濯生練曰涑,去舊垢曰浣。”又引《考聲》云:“浣,濯也。以足曰澣,以手曰漱。”字亦作漱。《公羊傳·莊公三十一年》:“臨民之所漱浣也。”注:“無垢加功曰漱,去垢曰浣。齊人語也。”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諸母不漱裳。”注:“漱,澣也。”《内則》:“冠帶垢,和灰請漱,衣裳垢,和灰請澣。”注:“手曰漱,足曰澣。”又:“將御者齊漱澣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