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瑕霞瘕騢鰕 |
字源 | bea瑕(碬):hea霞(赮)瘕騢鰕(蝦)(同音) 《説文》:“瑕,玉小赤也。”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赤瑕駁犖。”集注引張揖:“赤瑕,赤玉也。”桂馥曰:“玉尚潔白,故謂小赤爲病。”《禮記·聘義》:“瑕不揜瑜。”注:“瑕,玉之病也。”疏引《字林》:“瑕,玉小赤。”《管子·水地》:“瑕適皆見,精也。”注:“瑕適,玉病也。”《荀子·法行》:“瑕適並見,情也。”注:“瑕,玉之病也。”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“善言無瑕讁。”注:“瑕,疵過也。”《詩·豳風·狼跋》:“德音不瑕。”傳:“瑕,過也。”箋:“言不可瑕疵也。”疏:“瑕者玉之病,玉之有瑕,猶人之有過。”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瑕,薉也。”《爾雅·序》:“剟其瑕礫。”釋文:“瑕,玉翳也。”字亦作“碬”。《文選·木華〈海賦〉》:“碬石詭暉。”注:“《説文》云:‘碬,玉之小赤色者也。’” 《説文新附》:“霞,赤雲氣也。”字亦作“瑕”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噏清雲之流瑕。”師古曰:“瑕,謂日旁赤氣也。”《文選·揚雄〈甘泉賦〉》:“噏清雲之流瑕。”注:“瑕與霞古字通。”字又作“蝦﹑赮”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雷電蝦虹。”《漢書·天文志》作“雷電赮𧈫”。《文選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壁立赮駮。”注:“赮,古霞字。”《説文新附》:“赮,赤色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赮,東方赤色也,亦作霞。”按:“霞”取義於“瑕”,“瑕﹑霞”都有赤義,故得相通。“赮”是“瑕”的分别字,“霞”是後起字。 《説文》:“瘕,女病也。”段注:“女字必是衍字。”《史記·倉公列傳》:“齊中尉潘滿如病少腹痛,臣意診其脈,曰:‘遺積瘕也。’”段玉裁曰:“瘕,蓋腹中病。”按:瘕取義於“瑕”。“瑕”是玉病,“瘕”是人病,義得相通。 《説文》:“騢,馬赤白雜色。謂色似鰕魚也。”段注:“鰕魚,謂今之蝦。蝦略有紅色。凡叚聲多有紅義。”王筠曰:“鰕色青白,瀹之以湯,乃赤白相間。”《爾雅·釋畜》:“彤白雜毛,騢。”注:“即今之赭白馬。彤,赤。”《詩·魯頌·駉》:“有駰有騢。”傳:“彤白雜毛曰騢。”顔延之有《赭白馬賦》。《玉篇》:“騢,赭白色,似鰕魚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鰕,魵也。”段玉裁改爲“鰕,鰕魚也”。並云:“鰕者,今之蝦字,古謂之鰕魚。鰕篆者,長須水蟲之正字,古亦借瑕爲之。凡叚聲如瑕鰕等,皆有赤色。古亦用鰕爲雲赮字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