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盥澣 |
字源 | kuan盥:huan澣(掫哅浣)(見匣旁紐,叠韻) 《説文》:“盥,澡手也。从臼水臨皿。《春秋傳》曰:‘奉匜沃盥。’”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奉匜沃盥。”《襄公十九年》:“宣子盥而撫之。”《論衡·死僞》作“浣而撫之”。《易·觀卦》:“盥而不薦。”虞注:“盥,沃盥也。”《禮記·内則》:“咸盥漱。”釋文:“盥,洗手也。”《文選·馬融〈長笛賦〉》:“溉盥汙濊。”注:“盥亦滌也。”《一切經音義》十八:“凡洗物皆曰盥。”《論衡·譏日》:“沐者,去首垢也。洗去足垢,盥去手垢,浴去身垢。”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贊者盥于洗西升。”注:“古文盥皆作浣。”《鄉射禮》:“盥洗。”注:“古文盥皆作浣。” 《説文》:“𤃬,濯衣垢也。浣,𤃬或从完。”通常寫作“澣”。《玉篇》:“澣,濯也。”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澣我衣。”箋:“澣,謂濯之耳。”《禮記·内則》:“冠帶垢,和灰請漱,衣裳垢,和灰請澣。”注:“手曰漱,足曰澣。”字亦作“幹”。《宋書·江湛傳》:“嘗爲上所召,值澣衣,稱疾經日。”字又作“浣”。《一切經音義》十八引《三倉》:“浣,洗也。”《公羊傳·莊公三十一年》:“臨民之所漱浣也。”注:“去垢曰浣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