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縞皎皦縞翯顥皜翯㿥鶴皓皞 |
字源 | kô縞:kyô皎皦(叠韻) kô縞:hôk翯(見匣旁紐,宵沃對轉) hô顥皜:hôk翯㿥鶴(匣母雙聲,宵沃對轉) hu皓(晧):hu皞(暤)(幽部同音) 這些字都和白的意義有關。 《小爾雅·廣詁》:“縞,素也。”《書·禹貢》:“厥篚玄纖縞。”傳:“縞,白繒。”《詩·鄭風·出其東門》:“縞衣綦巾。”傳:“縞衣,白色男服也。”《後漢書·順帝紀》:“帝縞素避正殿。”注:“《爾雅》曰:‘縞,皓也。’繒之精白者曰縞。” 《説文》:“皎,月之白也。《詩》曰:‘月出皎兮。’”《廣雅·釋器》:“皎,白也。”《詩·小雅·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。”釋文:“皎皎,潔白也。”《穆天子傳》五:“有皎者鴼。”注:“皎,白皃。” 《説文》:“皦,玉石之白也。”《詩·王風·大車》:“有如皦日。”傳:“皦,白也。”釋文:“皦,本作皎。”《文選·潘岳〈寡婦賦〉》:“獨指景而心誓兮。”注引韓詩作“有如皎日”。《後漢書·樂恢傳》:“恢獨皦然不汙於法。”注:“皦,或從白作皎。”按:“皎﹑皦”實同一詞。 《説文》:“顥,白皃。”《楚辭·大招》:“天白顥顥。”洪注:“顥,白皃。”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皜皜乎不可尚已。”注:“皜皜,甚白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翯,鳥白肥澤皃。《詩》曰:‘白鳥翯翯。’”《廣雅·釋器》:“翯,白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㿥,鳥之白也。”《文選·何晏〈景福殿賦〉》:“㿥㿥白鳥。”注:“翯與㿥音義同。”按:“翯﹑㿥”實同一詞。 《廣韻》:“鶴,似鵠長喙。”《詩·小雅·鶴鳴》:“鶴鳴于九皋。”《楚辭·劉向〈九歎·遠遊〉》:“騰羣鶴於瑶光。”注:“鶴,白鳥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晧,日出皃。”徐鍇曰:“初見其光白也。”《文選·班固〈幽通賦〉》:“皓爾太素。”曹注:“皓,白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暤,皓旰也。”按:“皓﹑暤”實同一詞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