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倳剚耜 |
字源 | tzhiə倳(事)剚:ziə耜(㭒)(莊邪鄰紐,叠韻) 《史記·張耳陳餘列傳》:“然而慈父孝子,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,畏秦法耳。”集解引李奇曰:“東方人以物插地皆爲倳。”字又作“事”。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所以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,畏秦法也。” 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梁叟患夫黎丘兮,丁厥子而剚刃。”注引韋昭曰:“北方人呼插物地中爲剚。”五臣本作“倳”。 按:“倳,剚”實同一詞。 《説文》:“㭒,臿也。”一般寫作“耜”。《六書故》:“耜,耒下刺土臿也。古以木爲之,後世以金。”《詩·周頌·良耜》釋文:“耜,田器也。”《易·繫辭下》:“斵木爲耜。”釋文引京注:“耜,耒下耓也。”《莊子·天下》:“禹親自操橐耜。”釋文引《三倉》:“耜,耒頭鐵也。”《淮南子·氾論》:“古者剡耜而耕。”注:“耜,臿屬。”《禮記·月令》:“脩耒耜。”注:“耜者,耒之金也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民無縣耜。”注:“入土曰耜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