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兼縑鶼鰜 |
字源 | kyam 兼:kyam 縑鶼鰜(同音) 《説文》:“兼,并也。”《廣雅·釋言》:“兼,并也。”《左傳·昭公八年》:“欲兼我也。”注:“兼,并也。”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夫魏氏兼邯鄲,其於齊何利哉!”注:“兼,并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權勳》:“忠不可兼。”注:“兼,並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縑,并絲繒也。”《釋名·釋采帛》:“縑,兼也。”《漢書·外戚傳上》:“緼爲翁須作縑單衣。”注:“縑,即今之絹也。” 《爾雅·釋地》:“南方有比翼鳥焉,不比不飛,其名謂之鶼鶼。”釋文:“鶼鶼,衆家作兼兼。”《廣韻》:“鶼,比翼鳥。” 《説文》:“鰜,魚名。”《廣韻》:“鰜,比目魚。”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東海致比目之魚。”師古曰:“《爾雅》云:‘東方有比目魚焉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鰜。’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