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刺莿朿熺刺茦刺簎矠擉竳 |
字源 | tsiek 刺:tsiek 莿朿熺(同音) tsiek 刺:tshek 茦(清初準雙聲,叠韻) tsiek 刺:tsheak 簎矠(措)(清初準雙聲,錫鐸旁轉) tsheok 擉:dzheok竳(捔)(初牀旁紐,屋部叠韻) 《説文》:“刺,直傷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?”《爾雅·釋詁》:“刺,殺也。”《春秋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不卒戍,刺之。”釋文:“刺,殺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刺懷公於高梁。”注:“刺,殺也。”《晉語》八:“遂刺欒盈。”注:“刺,殺也。”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無刺一虎之勞。”注:“刺,殺也。”《廣韻》寘韻:“刺,針刺。”昔韻:“刺,穿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莿,茦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朿,木芒也。”按:“莿﹑朿”實同一詞。 《説文》:“𧧒,數諫也。”字本作“刺”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刺,箴也。”《詩·魏風·葛屨》:“維是褊心,是以爲刺。”《大雅·瞻卬》:“天何以刺?”傳:“刺,責也。”《毛詩序》:“下以風刺上。”疏:“《詩》皆人臣作之以諫君。”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能面刺寡人之過者。”注:“刺,舉也。”按:“𧧒”是後起的分别字,以别於刺殺的“刺”,但未見行用。 《説文》:“茦,莿也。”《爾雅·釋草》:“茦,刺也。”注:“草刺針也。”《方言》三:“凡草木刺人,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茦,或謂之壯。” 《説文》:“簎,刺也。《周禮》曰:‘簎魚鼈’。”《周禮·天官·鼈人》:“簎魚鼈。”鄭衆注:“簎,謂以杈刺泥中搏取之。” 《廣韻》:“矠,以叉矛取物也。”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矠魚鼈以爲夏槁。”注:“矠,𢳇也。槁,乾也。夏不得取,故此時𢳇刺魚鼈以爲夏儲。”字又作“措”。《淮南子·繆稱》:“猿狖之捷來措。”注:“措,刺也。”按:“簎﹑矠(措)”實同一詞。 《莊子·則陽》:“冬則擉鼈於江。”釋文引司馬注:“擉,刺也。”韓愈《祭鱷魚文》:“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。” 《集韻》:“𢳇,刺也。”字亦作“捔”。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叉簇之所攙捔。”注:“攙捔,貫刺之也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