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捧 |
字源 | “捧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2160)字形图解图片 捧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手 奉 “捧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p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双唇紧闭,阻碍气流,然后双唇突然放开,气流迸出成音。 ěn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e的音,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,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,气流从鼻腔泄出。 “捧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手族(手族共计434字)上一字头:拣 下一字头:拢
“捧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捧”的字源解说“奉”是“捧”的本字。奉,金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奉,承也。从手、从,丰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奉,敬承。字形采用“手、廾”作边旁,采用“丰”作声旁。 “捧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捧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恭敬地双手承托、持举。 捧杯 捧袂 捧场 捧腹 捧读 捧托 捧拥 捧上天 捧到天上 捧腹大笑 / 吹捧 众星捧月 自吹自捧 捧,两手承也。——《广韵》 捧,掬也。——《集韵 • 肿韵》 捧,逢也,两手相逢以执之也。——《释名 • 释姿容》 捧馈而哭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 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——《列子 • 汤问》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——《庄子 • 天运》 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,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朱浮传》 捧黄间以密彀。——晋 • 潘岳《射雉赋》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。——晋 • 干宝《搜神记》 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。——唐 • 元稹《莺莺传》 举手捧尔足,疾心如火焚。——唐 • 李白《送崔度还吴》 过蒙存问,捧读喜惧,浪然流涕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谢李夷简启》 志康所惠布、蜜、药、果等,一一捧领,感怍无量。——宋 • 苏轼《答孙志康书》 鬼使,捧了这笔,好不干系也。——《牡丹亭 • 冥判》 燕青近前,看见一簇锦衣花帽从人,捧着轿子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一回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。—— 清 •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②量词:并拢双掌抱物,一抱为一捧。 / 一捧豆子 一捧红枣 一捧泉水 巨川将溃,非捧土之能塞;大厦将崩,非一木之能止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愈膏肓疾赋》 不管甚么人求着他,大捧的银与人用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一回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