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奉 |
字源 | “奉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943)字形图解图片 奉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丰 又 手 廾 尊 承 “奉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f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,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,摩擦成声。 èn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e的音,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,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,气流从鼻腔泄出。 “奉”的字形演变“奉”的字源解说“丰”是“捧”的本字。丰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封地边界的茂盛植物。奉,金文(丰,茂盛植物)(廾,双手),表示手持丰茂植物。篆文再加“手”,强调恭敬持举。造字本义:动词,双手恭敬持举丰茂植物,祭拜土神,以求种植丰收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,将篆文中间的“手”写成。当“奉”的“恭敬持举”本义消失后,篆文再加“手”另造“捧”代替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奉,承也。从手,从廾,丰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奉,敬承。字形采用“手、廾”作边旁,采用“丰”作声旁。 “奉”的字义引申“奉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恭敬持举丰茂植物祭拜地神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社稷无常奉, 君臣无常位,自古以然。——《左传 • 昭公三十二年》 ②动词:恭敬地持举。 该义项后由“捧”代替 奉,持也。——《广雅 • 释诂三》 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。——《礼记 • 檀弓下》 宾右取脯,左奉之, 乃归执以反命。——《仪礼 • 士昏礼》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——《韩非子 • 和氏》 前奉玉卮,为我行觞。——三国 • 魏 • 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 项伯即入见沛公,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。——《史记 • 项羽本纪》 常山王奉头鼠窜。——《汉书 • 蒯通传》 奉者,皆谓恭而持之。——唐 • 颜师古《匡谬正俗》 铜壶转,奉箕箒,又平明金殿,记少小披香曾侍宴。——明 • 陈所闻辑《南北宫词记 • 南宫词纪 • 拟汉宫春怨 • 商调二郎神》 ③副词:恭敬地,荣耀地。 奉复 奉还 奉告 奉劝 奉陪 奉迎 奉请 奉邀 公称丕显德,以予小子,扬文武烈, 奉答天命。——《书 • 洛诰》 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。——唐 • 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 既蒙不弃,择定吉期,贱妾就要奉攀了。——清 • 孔尚任《桃花扇 • 访翠》 ④动词:敬献,敬呈,献给,送给。 奉送 奉托 奉献 奉赠 奉,献也。——《广雅 • 释言》 奉,与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肿韵》 官陈币皮北首西上,加其奉于左皮上。——《仪礼 • 聘礼》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,庄子弗受。——《庄子 • 说剑》 秦违蹇叔,而以贪勤民,天奉我也。——《左传 • 僖公三十三年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奉地图匣,以次进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燕策》 奉时辰牡,辰牡孔硕,公曰“左之” ,舍拔则获。——《诗 • 秦风 • 驷驖》 请奉盆缻秦王,以相娱乐。——《史记 •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玉斗一双,再拜奉大将军足下。——《史记 • 项羽本纪》 若年殷用足,租奉毕入,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。——南朝 • 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 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——宋 • 苏洵《六国论》 比奉书,即蒙宠答,以感以怍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与马运判书》 五月重五日,午时,采艾叶和绵着衣,七事以奉天子,北南臣僚各赐三事。——《辽史 • 礼志六 • 嘉仪下》 先与保人议定每年纳银若干,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,无失则嬴(赢)其所奉。——清 • 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 明郑鸿逵叶仙霞关……时有民谣曰:峻峭仙霞关,逍遥车马过。将军爱百姓,拱手奉山河。——《小腆纪年 • 清世祖顺治三年》 ⑤动词:恭敬地接受。 奉令 奉命 奉旨 奉,承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廾部》 乃既先恶于民,乃奉其恫,汝悔身何及?——《书 • 盘庚上》 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幕下郎官安隠无?从来不奉一行书。——唐 • 杜甫《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宫》 近者奉辞伐罪,旌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⑥动词:拥戴,尊崇,讨好。 奉承 奉行 奉为圭臬 / 崇奉 信奉 阳奉阴违 阿谀奉承 变合常全,奉常以处变。——《周易外传 • 杂卦传》 主惠而不解,则民奉养。——《管子 • 形势解》 吾子奉义而行者也, 若我可,不必亡一大夫。——《左传 • 哀公六年》 故仲子归于我,生桓公而惠公薨。是以隐公立而奉之。——《左传 • 隐公元年》 荣尝躬勤家业,以奉养其姑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列女传 • 吴荣》 道武異之,命崇立祀,子孙世奉焉。——《北史 • 穆崇传》 陛下奉先思孝,兴福除祸。——唐 • 高郢《再上谏上书》 (李)密称臣奉制,引兵从(宇文)化及黎阳,战胜来告。——《新唐书 • 王世充传》 (高)力士方奉(杨)太真,且畏权势。——宋 • 佚名《梅妃传》 (李)定国曰: (孙)可望扶明,我则奉之;若其渝盟,我则殺之。——明 • 客溪漁隐《求野录》 秦末大乱,东阳人欲奉(陈)婴为主。——《世说新语 • 贤媛》 晩生只是个直言,並不肯阿谀趋奉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中盖玉皇阁,前三楹奉白衣大士,后三楹奉三教圣人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 • 滇游日记九》 ⑦动词:侍候,供养,为之效劳。 奉养 奉公守法 / 侍奉 克己奉公 奉,侍也。——《字彙 • 大部》 春以奉耕,夏以奉耘。——《管子 • 国蓄》 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——《老子》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。——《左传 • 隐公十一年》 是则一夫耕,百人食之;一妇桑,百人衣之。以一奉百,孰能供之?——《潜夫论 • 浮侈》 卿推诚奉国,积庆承家,既彰尽节之忠,宜洽流根之泽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翰林制诏 • 与从史诏》 一人征行,十室资奉。——《新唐书 • 陆贽传》 迩者民粮逋负,屯种废弛,而动请内帑,虚腹心以奉四肢,非完策也。——明 •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 ⑧名词:厚遇,用度,给养。 该义项后由“俸”代替 奉,禄也。——《广雅 • 释诂四》 俸,秩禄也。或作奉。——《集韵 • 用韵》 向为身死而不受.今为妻妾之奉为之。——《孟子 • 告子上》 立三等之租于山,曰:握以下者为柴楂,把以上者为室奉,三围以上为棺椁之奉。——《管子 • 山国轨》 凡用兵之法……则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 膠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——《孙子 • 作战》 人主之子也,骨肉之亲也,犹不能恃无功之尊,无劳之奉,以守金玉之重也,而况人臣乎?——《战国策 • 赵策四》 (袁绍)土地虽广,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——《三国志 • 魏志 • 武帝纪》 罢军中杂徭,出奉钱赎将士质卖子,还其家。——《新唐书 • 李光弼传》 白乐天亦嗜酒,其家酿黄醅者,盖善酒也。又每饮酒必有丝竹僮妓之奉。——宋 •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编》 宾馆之奉,冉安之若素有。居数月,无所言。——《宋史 • 余玠传》
站长 回复 瑶瑶 2020-06-16 03:16:12来自PC端 感谢瑶瑶的问题!这是一个好问题,很细! 赠送积分30分。 “奉”和“承”,是两种态度:“承”较客观,“奉”较主观;“奉”是美化的、夸张了的“承”。 素问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8-04-15 03:56:46 奉这个字含义的演变过程很有意思,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。从出现奉字的早期文献可以看出,奉一开始的确是“向土地神恭敬的进献粮食贡品”的意思,强调的是“呈上、送出”,即从内向外的送出动作。奉,献也,与也。后来的文献中,奉字却变成了“恭敬的接受神的赏赐”,强调的重点变成了从外向内的接受。与最初含义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持以下对上的谦卑之礼的恭敬态度,但动作趋势和性质却从“从内向外的送出(贡品)”变成了“送外向内的接受(赐福)”。尽管这两个动作(一送一迎)在祭祀时应该是连贯的发生的,鉴于动作的对象和双方的地位和关系都没变,所以词义的基本含义还是没有大的变化的。人向神进贡,神自然应该赐福,有了这种一出一进、一送一迎的交流,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长存,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下去。但这种词义内涵的性质变化倒是反映了古人心态的微妙变化。 复婴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6-03-22 17:41:07 版主正解。应当是双手向上送出丰茂的粮食、果实。 三水冷锋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5-04-02 09:29:59 建议增加“奏”字条目。 海恩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5-03-06 06:25:07 感谢三水冷锋的意见!确实,“奉”的读音应该是来源于“丰”!字形演变表、造字解说、引申线索和分类词汇都已修改。 三水冷锋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5-03-02 10:52:56 从读音来说,我赞成奉的是庄稼(丰)。“丰”(“封”的初文,同简体字“丰”不同意思)是种植的意思,后来引申为“分封”之意。 T-Dragon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4-05-11 01:03:17 希望本站收录“奏”字。 海恩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4-03-11 13:44:49 感谢您的分享!“奉”是指古人向部落首领献粮食。参考。 nemo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4-03-07 16:06:07 觉得捧着的上面部分应是指粮食、作物。从字面上来看,应是献粮食,联系“奉禄”来理解,就明白古代作为朝廷官员,不仅可以领到薪水,还有发放粮食。那么再往前推理,“奉”字应是指古人向部落首领献粮食。 海恩 评论“奉”字网页 2013-11-01 00:10:35 抱歉,常思一二想看到纸质的《象形字典》,恐怕还要等两年以上哦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