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支 |
字源 | “支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89)字形图解图片 支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手 又 寸 竹 枝 技 “支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h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上翘,抵住硬腭前部,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,从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ī 的发音要领:舌尖后不圆唇元音。发音时,舌尖上翘,靠近硬腭前部,气流经过狭窄的通路,但不发生摩擦,双唇平展。只能和声母“zh、ch、sh、r”相拼。 “支”的字形演变“支”的字源解说竹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一种主干轻而有韧性的植物。支,籀文(“竹”的上下结构写法,像断开的竹子)(又,抓),表示从整根竹子中截取一段作为拄杖。竹子由于其空心的结构,而产生重量轻、韧性强的特点,适宜作山野路途的临时柱杖,撑持身体,平衡重心,以减轻崎岖山路上上下下时的腰膝负担。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下端的半个“竹”。造字本义:动词,山路旅行者用竹杖撑持身体,平衡重心。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半个“竹”写成“十”。当“支”的“竹杖、竹条”义项消失后,篆文再加“木”另造“枝”代替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支,去竹之枝也。从手持半竹。凡支之屬皆从支。,籀文支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支,砍支竹子的细枝所得的竹竿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像手持半截竹子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支”。 “支”的字义引申“支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用竹杖撑持身体,平衡重心。 支撑 支点 支架 支柱 ②动词:维持,承担任务或压力。 支边 支前 支持 支援 支出 支付 支取 支钱’ 支嘴 支配 支使 / 收支 力不能支 支,持也。——《玉篇 • 支部》 支,支持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支韵》 自噤窄的春心怎的支?——明 • 汤显祖《牡丹亭 • 诊祟》 今大司农所转榖至者,足支万人一岁食。——《汉书 • 赵充国传》 每岁寒食、端午、冬至,有特支,特支有大小差。——《宋史 • 兵志八》 你且别支银子。——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五回 其君臣上下,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也。——《国语 • 越语下》 (楚)地方五千里,带甲百万,车千乘,骑万匹,栗支十年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楚策一》 及世宗崩,事出仓卒, 显祖部分将士,镇压四方,夜中召邕支配,造次便了。——《北齐书 • 唐邕传》 我这威胜州,万山环列,粮草足支二年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九回 秦去周,必复攻魏,魏不能支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西周策》 (养由基)曰“客安能教我射乎?”客曰:“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。——《史记 • 周本纪》 我待不说明白,这事儿怎支?——明 • 佚名《赠书记 • 轻烟辨男》 ③名词:从竹子截取的一截竹条。 该义项后由“枝”代替 支,去竹之枝也。从手持半竹。——《说文》 芄兰之支,童子佩觽。——《诗 • 卫风 • 芄兰》 支叶茂接。——《汉书》 以畅其支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④名词:主体分化、派生的部分。 支部 支队 支店 支局 支流 支派 支书’ 支脉 支渠 支线 支气管 / 地支 分支 干支 十二支 天干地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。——《史记 • 李斯列传》 中小支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吕布传》 秦、汉以下,始多用支。——清 •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 ⑤动词:分开,分裂,分化。 支解 支离破碎 / 把人支开 支,分也。——《集韵 • 支韵》 我出而不利,彼出而不利,曰支。——《孙子 • 地形》 其候徼支缭,其竟关之政尽察,是乱国已。——《荀子 • 富国》 捷猎鳞集,支离分赴。——汉 • 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 目营营,不捨廊;足滑滑,不支阶。——明 • 刘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 • 西山上 • 碧云寺》 ⑥量词:根,截,股,缕,列。 / 一支笔 一支枪 一支军队 一支蜡烛 一支乐曲 一支竹竿
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