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樵 |
字源 | “樵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6059)字形图解图片 樵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木 焦 礁 燋 薪 柴 “樵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q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面前部贴住硬腭,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,摩擦成音。 iáo 的发音要领:介音i轻短,表示舌位滑动起点;主要元音a清晰响亮;o[u]表示舌位滑动方向。 “樵”的同族字表地部 植物篇 木族(木族共计293字)上一字头:柴 下一字头:条
“樵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樵”的字源解说焦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以焚山的方式捕猎或取柴。樵,篆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樵,散也。从木,焦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樵,山上采集的散柴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采用“焦”作声旁。 “樵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樵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焚山取柴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焚之者何?樵之也;樵之者何?以火攻也。——《公羊传 • 桓公七年》 禁刍牧采樵,不入田,不樵树,不采艺。——《左传 • 昭公六年》 ②名词:柴薪。 樵米 樵舍 樵薪 / 采樵 打樵 柴樵 薪樵 樵,柴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宵韵》 轻则寡谋,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。——《左传 • 桓公十二年》 谚曰:“百里不贩樵,千里不贩糴。”——《史记 • 货殖列传》 龟曰:“我被拘系方见烹囗,虽尽南山之樵,不能溃我。——《异苑》 入者必持薪樵,轻重相分,斑白不提絜。——《农政全书 • 农本 • 经史典故》 ③动词:砍伐、砍柴。 樵夫 樵斧 樵歌 樵山 樵牧 / 渔樵 荒淫竟沦没,樵牧徒悲哀。——唐 • 李白《古诗五十九首》 问樵樵不知,问牧牧不言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谢公墩》 禁闼似闻怜谠直,湖山自合老渔樵。——清 • 陈鹏年《与许谨斋都谏夜话》 又西上一里半,有歧焉。西北者,入山樵牧者所经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 • 滇游日记五》 “樵”的编辑说明对于“樵”字篆文字形中的“焦”的解释 旧稿:焦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接近燃烧或炭化; 新稿:焦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以焚山的方式捕猎或取柴;
对“樵”字造字本义的解释 旧稿:“造字本义:樵,动词,焚树当柴”; 新稿:“造字本义:樵,动词,焚山取柴”。 2020-01-06 23:43 海恩
站长 回复 宝泉峡谷 2020-04-06 04:33:57来自PC端 小局部的焚山,对古代山民来说是家常便饭。有古文为据: 焚之者何?樵之也;樵之者何?以火攻也。——《公羊传 • 桓公七年》 禁刍牧采樵,不入田,不樵树,不采艺。——《左传 • 昭公六年》 宝泉峡谷 回复 站长 2020-04-13 09:32:03来自PC端 焚之者何?樵之也;樵之者何?以火攻也。——这例古文,说的是桓公七年春二月,焚柴火攻掷娄国的城邑咸丘,并非焚山取柴,此例之樵当为干柴之意。 禁刍牧采樵,不入田,不樵树,不采艺。——此句之意与现代封山育林之意相合。此例的两个樵字,当为采伐和砍伐树木之意,也非焚山取柴。烧焦之木确实可以伐取做为烧柴,但为了取柴而焚山并不实际。生活在川、滇、黔、桂、闽、藏、海南与东北等边远省份大山中的各少数民族均以树为神,凡取柴伐木必先祭祀,取用有度从不滥伐乱砍,更不会焚山取柴,所以至今植被与原始森林保存完好。中原人文明程度高于少数民族,焚山取柴,竭泽而鱼这样的事能当家常便饭?焚山焦木以取柴之立论证据不足。 宝泉峡谷 回复 站长 2020-04-13 10:50:54来自PC端 因为战火,雷击电火,人为纵火等原因至使山林焚毁,焦木成片,伐取焦木以为柴薪,此理古今皆同。如果说:“古人为了节省砍柴时剔除枝叶的时间,直接焚山取柴”,此说难以令人信服。 宝泉峡谷 回复 站长 2020-04-13 11:49:44来自PC端 樵。木表示:枯木。焦表示烧焦。樵字意为:因为雷击电火,泥炭地火,火山喷火,战争兵火,人为纵火等原因,至使山林起火,山林中过火烧焦的枯立木称为樵。由于病虫害的原因,树皮上出现如同香蕉皮上的斑点一样的褐色焦斑,导致树木失去生机自然干枯形成的枯立木也称为樵。樵夫就是伐取焦枯之立木为柴度日的人。 一苇 评论“樵”字网页 2019-10-04 21:05:56 贵站释焦为烧烤野味,那么,这里为何不解释为,用以烧烤野味的木材,泛指燃烧用的木材呢。 尘飘扬 评论“樵”字网页 2017-03-19 12:36:49 用于烧、烤、取暖的柴草。 长城长 评论“樵”字网页 2016-10-25 08:38:52 “古人为节省砍柴时剔除枝叶的时间,直接焚树当柴。’这种叙述让人不可捉摸其义!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