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帝 |
字源 | “帝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1633)字形图解图片 帝 造字法:指事 解字参考: 才 束 缔 不 王 君 皇 “帝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d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抵住上牙床,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,气流从口腔迸出,爆发成音。 ì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“帝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建筑篇 宀族(宀族共计79字)上一字头:宾 下一字头:额
“帝”的字形演变“帝”的字源解说“帝”是“締”的本字。帝,甲骨文是指事字,字形在“木”(树)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,写成,上端的“才”(房柱房梁)表示以树为柱、以树为梁,即在树杈上构筑巢居;圆圈指事符号表示系束,即在树杈的框架上大量系束枝条,以构成树上栖居空间遮风挡雨的顶面、四个立面、底面。在没有锋利金属工具的巢居时代,不存在凿孔削榫的建筑技术,古人只能利用竹、藤、绳等柔韧材料来系扎、加固连结物。简体甲骨文字形将树杈形状的“才”简化成倒三角形,将表示系束的圆圈指事符号简化成横写的“工”状。有的甲骨文在顶端再加一横指事符号。甲骨文异体字在“木”(树)的上端和底边各加一横指事符号,表示利用树木。有的甲骨文异体字在树杈内加一个“囗”,表示巢居的开口,门或窗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“木”的下端写成似“巾”非“巾”的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造字本义:动词,在树杈上系扎捆绑,缔枝为巢,开创巢居时代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系束的“工”写成“下框”,将篆文字形中似“巾”非“巾”的写成明确无误的“巾”。巢居的发明,使先民摆脱了选择有限、进退不便的穴居困境,为生存赢得了空前广大的自由空间,使中国的史前文明革命性地跃进一大步;而最早缔枝为巢的部落首领,也由此被先民尊称为“帝”。将“帝”的甲骨文字形省去表示系束的“工”就成为特殊指事字“不”,即树杈未经缔结构造的原始树杈巢居,缺少防护的原始树居要面临风雨侵袭和坠落的危险。甲骨文中“帝”与“不”的造字思路,显示巢居时代的先民对原始树居不安全居住方式的否定态度。当“帝”由动词“缔结”引申为名词“统治者”后,篆文再加“丝”(系扎、捆绑)另造“締”代替,表示在树杈上系扎捆绑,缔结筑巢。古人称发明巢居、为众民带来新生的首领为“帝”;称手持特大战斧的威猛首领为“王”;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“君”;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“皇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帝,諦也。王天下之號也。从丄朿聲。,古文帝。古文諸丄字皆从一,篆文皆从二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帝,最高称谓。又是君王统治天下的称号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帝”。古文各个“丄”都采用“一”作字根,而篆文都采用“二”作字根。 “帝”的字义引申“帝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在树杈上系枝为巢,开创巢居时代。 由“缔”代替 ②名词:开创文明新时代而受万民拥戴的最高统治者。 帝都 帝国 帝京 帝乡 帝权 帝王 / 称帝 大帝 皇帝 黄帝 炎帝 上帝 天帝 三皇五帝 帝,王天下之号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丄部》 帝,君也。——《尔雅 • 释诂上》 帝,上帝,天之神也。——《字汇 • 巾部》 曰若稽古帝尧。——《书 • 尧典》 帝乙归妹。——《易 • 泰》 王用享于帝吉。——《易 • 益》 争强为帝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赵策》 帝命不时。——《诗 • 大雅 • 文王》 兆五帝于四郊。——《周礼 • 大宗伯》 帝牲不吉。——《公羊传 • 宣公三年》 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——《列子 • 汤问》 尧禅舜,立为帝。——《论衡 • 祸虚》 安帝雅闻衡善求学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张衡传》 我从去年辞帝京,谪居卧病浔阳城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 帝与凿耳目,贤愚遂殊品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酬王伯虎》 揣帝无杀瑞意。——《明史 • 海瑞传》 ③动词:称帝,统治,统领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不敢复言帝秦!——《战国策 • 赵策三》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——汉 • 贾谊《过秦论》 陛下承大乱之极,受命而帝,兴明祖宗。——《后汉书》 (汉祖)自武关与项羽戮力咸阳,创业蜀汉,发迹三秦,尅项山东而帝天下。——汉 • 扬雄《剧秦美新》 朕受天命,帝有四海。——三国 • 魏 • 王沈《魏书》 (李自成)入潼关,帝西安,乘胜渡朝邑,因大同而攻京师,如破鸟卵。——清 • 唐甄《潜书 • 两权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