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歧 |
字源 | “歧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1066)字形图解图片 歧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止 支 跂 山 足 “歧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q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面前部贴住硬腭,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,摩擦成音。 í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“歧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交通篇 止族(止族共计194字)上一字头:跂 下一字头:趿
“歧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歧”的字源解说“歧”是“跂”的异体字。支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分开、分叉。跂,篆文 “歧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歧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脚趾叉开,露出脚丫叉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故合者不为骈,而枝者不为跂。——《庄子 • 骈拇》 ②动词:叉开,分开,方向不一致,有差别。 歧路 歧途 歧视 歧异 歧义 歧路亡羊 / 分歧 分歧点 误入歧途 种族歧视 歧,歧路也。——《玉篇 • 止部》 物两为歧。——《尔雅 • 释名》 歧舌国。——《山海经 • 海外南经》 大道以多歧亡羊。——《列子 • 说符》 歧路之中,又有歧焉,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——《列子 • 说符》 赋自诗出,分歧异派。——《文心雕龙 • 诠赋》 百姓歌曰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。”——《后汉书 • 张堪传》 羲和假道于峻歧,阳乌回翼乎高标。——晋 • 左思《蜀都赋》 无为在歧途,儿女共沾巾。——唐 •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——唐 • 李白《行路难》 文、武之道一也,后世始歧而为二。——宋 • 陈亮《酌古论序》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,备写悲欢离合之致。——明 • 笑花主人《今古奇观 • 序》 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谐声,皆无异义,转注、叚借颇多歧解。——清 • 魏源《说文转注释例》 歧熟焉忘径?泉知不问源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第七十六回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