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燥 |
字源 | “燥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3430)字形图解图片 燥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火 噪 操 澡 藻 “燥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抵住上门齿背,阻碍气流,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,从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ào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a的音,然后舌尖后缩,舌根向上抬,嘴形拢成圆形,轻轻的滑向o。 “燥”的同族字表地部 地理篇 火族(火族共计165字)上一字头:茕 下一字头:黠
“燥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燥”的字源解说喿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鸟聚栖而鸣。燥,篆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燥,乾也。从火,喿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燥,干,缺少水分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采用“喿”作声旁。 “燥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燥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形容词:物体由于过热而缺水易燃的。 燥热 燥灼 / 干燥 燥,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燥,焦也。——《释名》 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水流湿,火就燥。——《易 • 乾》 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——唐 •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乃取蒙冲半舰十艘,载燥荻枯柴,灌油其中……。——《资治通鉴 • 汉纪 • 献帝建安十三年》 故近河之地湿,近山之土燥,以类相及也。——《新语 • 无为》 天气晴明,顷刻而燥,阴天必借风力之吹也。——《天工开物 • 乃服 • 过糊》 ②动词:使减少水份,使之变干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燥万物者,莫熯乎火。——《易 • 说卦》 风日燥水田,水涸尘飞起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杂兴三首》 日燥厨薪添热囗,水枯溪碓息寒舂。——清 • 贝青乔《冬窗杂兴》 ③形容词:因火气上升而阴虚烦躁的。 燥烈 燥气 燥心 燥药 / 心燥 清气大来,燥之胜也。——《素问 • 至真要大论》 士有抱奇怀能留落不遇,往往燥心污笔,有怨诽悷悷沈抑之思。——宋 • 刘克庄《江西诗派小序 • 晁叔用》 燥药可以除湿。——《本草纲目 • 序例上 • 十剂》 晚生每见近日医家嫌半夏燥,一遇痰症,就改用贝母;不知用贝母疗湿痰,反为不美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
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