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形图解图片
绳
汉字 | 绳 |
字源 | “绳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2491)字形图解图片 绳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糸 线 索 蝇 “绳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sh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上翘,靠近硬腭前部,留出窄缝,气流从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én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e的音,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,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,气流从鼻腔泄出。 “绳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衣饰篇 丝族(丝族共计201字)上一字头:线 下一字头:辔
“绳”的字形演变“绳”的字源解说黽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疑是“蛇”的变形。繩,篆文(糸,麻线)(蛇)。造字本义:名词,比喻蛇状的带状柔韧织物,用麻线或其它纤维交织缠绕而成,比线粗比索细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的简体楷书“绳”,依据类推简化规则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糹”简化成“纟”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黽”简化成“黾”。合线为“绳”,分线为“纱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繩,索也。从糸,蠅省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绳,麻索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省略了“虫”的“蠅”作声旁。 “绳”的字义引申“绳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名词:麻线或其它纤维拧成的带状织物。 绳床 绳桥 绳梯 绳文 绳索 绳子 绳床瓦灶 绳锯木断 / 墨绳 准绳 粗绳 细绳 绳,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大者谓之索,小者谓之绳。——《小尔雅》 作结绳而为网罟。——《易 • 系辞传》 民结绳而用之。——《庄子 • 胠箧》 故木受绳则直。——《荀子 • 劝学》 绿碧青丝绳。——《玉台新咏 •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②动词:捆绑,约束,处罚。 绳之于法 故举兵绳之。——《孙膑兵法》 绳之以法,断之以刑。——桓宽《盐铁论 • 大论》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。——清 •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 大卫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9-06-09 08:55:36 《庄公十四年》“蔡哀侯为莘故,绳息妫以为楚子。”解释说绳为赞美意。 羚羋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9-02-27 09:54:13 绳 有赞誉之义(绳息妫以语楚子)《左传》 有继续之义(绳其祖武)《诗经》好奇这词义的变化。 复婴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9-02-01 18:35:18 形声。从糸( mì),从黾(měng),黾亦声。“糸”指“纤维”。“黾”本指“吃食少而繁殖多”,转义为“可以无限制低成本繁衍”。“糸”与“黾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”。本义: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。说明:古代绳子多用草、麻等植物纤维用手工搓成。必须延长时,可以手工散开绳子的一端,把另一股草、麻纤维用搓的办法接续上去,手续简便,成本低廉 猫儿上天堂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8-10-07 19:30:18 版主没有找到“黾”的象形文,“黾”是青蛙,“蝇”则指能被青蛙吃掉的虫子。“绳”:苍蝇搓腿的动作就像人编织绳子。 刘某某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8-05-11 09:45:07 实在不能理解绳的右边是“黾”,跟虫子,蛙类有什么联系,“黾”明显不是蛇,所以不能说明是蛇形的索类用具,复婴所述有些道理,但总觉得还是不够有说服力,绳字是从篆文开始才有的,秦代前后究竟怎样形成的绳这样的东西呢,还请各位高人明示 境由心转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8-01-07 10:43:30 和 孕 的篆文 很像,绳,本意应是脐带。 复婴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5-10-26 12:37:28 形声。从糸( mì),从黾(měng),黾亦声。“糸”指“纤维”。“黾”本指“吃食少而繁殖多”,转义为“可以无限制低成本繁衍”。“糸”与“黾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”。本义: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。说明:古代绳子多用草、麻等植物纤维用手工搓成。必须延长时,可以手工散开绳子的一端,把另一股草、麻纤维用搓的办法接续上去,手续简便,成本低廉 兰陵布衣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5-09-25 15:03:06 我认为,绳的本又是指很多丝缠在一起用于捆绑,索是古人结绳纪事时汇集小绳子的大纲索便于人们记事查找,由此引申出线索、搜索、索诸等其他意义,而且索是悬挂起来的,便于攀爬。小时候在农村,经常用把小绳子汇集起来用大绳子拉着。本字典在解释索字的本义时欠妥。 乱风吹 评论“绳”字网页 2015-02-27 19:49:09 这“绳”子上的“丝”比地球上的苍“蝇”还多!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汉字是活的动画,可以为名词,也可以为动词!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词汇属性都发生在人的大脑中,并不发生在现实中。
例如:绳之以法=以法缚之 绳与绑缚同意,但是若用 缚之以法 来取代 绳之以法 就显得不很生动了。
所以,汉语系统不是靠理性驾驭的系统,变化万千而不失其真。诗词歌赋单纯的用文字就可以丰满异常,其流弊就是流于空谈、泥迹失神!
解读汉字并非为了学问,而是真能明白本来无字,则可以去除障碍以真性情驾驭祖国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