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”的字头图解

字形图解图片
造字法:象形
解字参考: 豆 白 食 簋 即 既 退

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

j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双唇紧闭,阻碍气流,然后双唇突然放开,让气流冲出,读音轻短。

í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

”的同族字表

人部 饮食篇 食族(食族共计106字)
上一字头:乡
下一字头:白
    勺 匙 斗 斛 饼 饵 馆 饯 卿 乡 皀 白 馐 餚 餽 饟 餈 餻 饎 餹 饧 餗 飦 馃 馕 餱 馒 馍 馉 饳 饽 饺 馅 馄 饨 餬 饤 饘 鹵 卤 料 升 曾 会 饪 即 食 既 尝 旨 甚 斟 饭 饲 饴 饷 㕢 餐 飧 飱 湌 飡 嚮 与 餍 饱 饶 馈 蚀 饥 饑 饿 馑 饰 斜 斡 餤 餟 餂 馋 飺 饐 飵 馔 鹾 飤 饦 馏 飨 響 饍 餔 餵 餧 䬴 馁 馀 饬 饕 餮 餲 饛 飻 鹹 馊 饫

”的字形演变

”的字源解说

”是“”的异体字,是甲骨文对“”的略写;“”是“”的本字。,甲骨文是象形字,字形像被盛满了的豆器顶部露出尖椎体形的白米饭,表示炊熟的米饭已经装盛上桌,即将开饭。有的甲骨文将豆器简写成,将尖椎体形的白米饭与豆器连写,弱化了豆器的象形。繁体甲骨文在装满米饭的豆器外围加上代表雾气的,表示满盛在豆器里的白米饭热气腾腾,香气扑鼻。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米饭椎堆形象与豆器上部合写成“白”,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豆器下部写成“匕”),表示用匙子食用白色的米饭。造字本义:形容词,新蒸出笼的大米饭,白花花,香喷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匕”写成当“”的本义消失后,甲骨文加“人”另造“”代替。,甲骨文表示一个人跪坐在白花花、香喷喷的米饭面前,准备马上进食。“”的简体甲骨文将满盛白米饭的豆器略写成“白”,省去了豆器的支脚。食,甲骨文表示一个人低头朝下张开大口,对着香气扑鼻的白米饭尽情享用。“”的甲骨文异体字省去了豆器的支脚,将字形写成“”。

附 字形演变线索分解:(皀);    (即);    (食);   (白) 

附一 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

皀,穀之馨香也。象嘉穀在裹中之形,匕,所以扱之。或說:皀,一粒也。凡皀之屬皆从皀。又讀若香。  

附二 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

皀,稻米的香气。篆文的字形上部像芳香米饭包裹着的样子;“匕”,是用来吃饭的餐具。有的说法认为,“皀”表示一粒。所有与“皀”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皀”作边旁。“皀”又可以读作“香”。

”的字义引申

”的词汇分类

①本义,名词:香喷喷的豆装米饭。  本义只见于古文    

,谷之馨香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皀部》

,谷也。——《玉篇 • 皀部》

,谷香。——《广韵 • 缉韵》

②名词:白花花、香喷喷的白米饭。  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   

,一曰粒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皀部》

粒。——《广韵 • 职韵》 


  • 浦门    评论“”字网页    2020-03-05 14:13:19来自PC端
    皁,皂能否解释一下呢 与白字怎么联系起来呢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21:57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