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史 |
字源 | “史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248)字形图解图片 史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又 中 旗 吏 事 “史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sh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上翘,靠近硬腭前部,留出窄缝,气流从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ǐ 的发音要领:舌尖后不圆唇元音。发音时,舌尖上翘,靠近硬腭前部,气流经过狭窄的通路,但不发生摩擦,双唇平展。只能和声母“zh、ch、sh、r”相拼。 “史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手族(手族共计434字)上一字头:尹 下一字头:事
“史”的字形演变“史”的字源解说“史”是“使”的本字;“吏”、“事”与“史”同源。史,甲骨文(国旗,借代护照)(又,执、持),表示手持旌节护照,出使他国。古远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。简体甲骨文将国旗简写成,导致字形晦涩。有的简体甲骨文则进一步将简化成“中”。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。简体金文、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。造字本义:动词,外交官员手持旌节,代表国家,出使他国谈判,记录划定的国界,完成传之后世的文件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又”写成“乂”。古代称博学的文职官员为“史”,称行政管理官员为“吏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史,記事者也。从又持中。中,正也。凡史之屬皆从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史,宫中负责记录重大事件的官员。字形采用“又”作边旁,像一手持“中”。中,表示记录的客观公正。所有与史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史”作边旁。 “史”的字义引申“史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战时出使和谈,记录确切国界,撰写和平文件。 本义后由“使”代替 ②名词:身负国家重大命令的外交特派员。 该义项后由“使”代替 ③名词:记录帝王言行和国家重大事件的官员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史巫 史氏 史臣 / 太史) 史,记事者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史部》 用史巫纷若。——《易 • 巽》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。——《周礼 • 春官 • 大史》 府,六人;史,十有二人。——《周礼 • 天官 • 序官》 (凡卜筮)史占墨,卜人占坼。——《周礼 • 春官 • 占人》 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——《礼记 • 玉藻》 (天子)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——《礼记 • 玉藻》 宋元君将画图,众史皆至。——《庄子 • 田子方》 二公及王,乃问诸史与百执事。——《书 • 金縢》 自获麟以来,四百有余岁,而诸侯相兼,史记放绝。——《史记 • 太史公自序》 汉初掾史辟,皆上言之,故有秩比命士。——《续汉书 • 百官志一》 想当槃礴欲画时,睥睨众史如庸奴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虎图》 ④名词:记录在册、发生在过去的重大事件。 史部 史抄 史记 史册 史馆 史籍 史料 史书 史迹 史实 史官 史话 史剧 史诗 史论 史评 史学 史前 史无前例 / 历史 诗史 通史 人类史 文字史 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。——《仪礼 • 聘礼》 捷敏辩给,繁于文采,则见以为史。——《韩非子 • 难言》 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——《论语 • 雍也》 其文则史。——《孟子 • 离娄下》 国史以载前纪,家传以申世模。——南朝 • 宋 • 谢灵运《山居赋》 至唐始分为四类,曰经、史、子、集。——《新唐书 • 艺文志一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