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舄 |
字源 | “舄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5210)字形图解图片 舄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羽 厶 厷 肱 焉 潟 瀉 “舄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x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抵住下门齿,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,形成窄缝,气流从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ì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“舄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舄”的字源解说“舄”是“潟”、“寫”、“瀉”的本字。厶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厷”的省略,亦即“雄”的省略,表示雄性。舄,金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舄,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舄,喜 “舄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舄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雄鸟拍动双翅,交配泻殖。 本义消失 ②名词:泻殖孔。 该义项消失 ③名词:海水洼地,盐碱地。 该义项后由“潟”代替(咸舄) 襄陵广舄, 民歌之曰:“鄴有贤令兮为史公(起),决漳水兮灌鄴旁,终古舄卤兮生稻粱。——《汉书 • 沟洫志》 余尝怜洺民,舄卤半不治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送宋中道通判洺州》
注一:古籍有时假借“舄”代替“鵲”
舄, 舄,古鹊字。——《广韵 • 药韵》引《纂文》
注二:古籍有时假借“舄”代替“磶”
二尺一柱,柱下傅舄。——《墨子 • 备穴》 金楹齐列,玉舄承跋。——《文选 • 何晏 • 景福殿赋》
注三:古籍有时假借“舄”代替“鞋”
舄,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舄,履也。——《广雅 • 释器》 复其下曰舄。——《释名 • 释衣服》 赤舄几几。——《诗 • 豳风 • 狼跋》 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,为赤舄黑舄。——《周礼 • 天官 • 屦人》 衮、冕、黻、珽,带、裳、幅、舄,衡、紞、纮、綖,昭其度也。——《左传 • 桓公二年》 显宗遂就大业,初服旒晃,衣裳文章,赤舄絇履,以祠天地。——《续汉书 • 舆服志下》 舄,以木置履下,干腊不畏泥湿也。——晋 • 崔豹《古今注 • 舆服》 我只索倒舄枢衣出门望。——明 • 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三折 女舄店逐日多矣。——清 • 徐珂《清稗类钞 • 农商类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