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言 |
字源 | “言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826)字形图解图片 言 造字法:指事 解字参考: 言 舌 音 意 “言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y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án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a的音,然后舌尖逐渐抬起,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。 “言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舌族(舌族共计232字)上一字头:诏 下一字头:语
“言”的字形演变“言”的字源解说言,甲骨文是指事字,字形在舌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,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。简体甲骨文省去短横指事符号,将舌形写成。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。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。造字本义:动词,鼓舌说话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舌形写成。晚期隶书把舌形的简化成三横加“口”的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言,直言曰言,論難曰語。从口,䇂聲。凡言之屬皆从言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言,直说叫“言”,论争辩驳叫“语”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采用“䇂”作声旁。所有与言相差的字,都采用“言”作边旁。 “言”的字义引申“言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鼓舌说话。 言情 言说 言谈 言笑 言轻 言重 言多必失 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 言无不尽 言之有理 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 / 畅所欲言 握手言和 握手言欢 知无不言 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——《论语 • 先进》 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——《论语 • 卫灵公》 言者所以在意。——《庄子 • 外物》 我言为服,勿以为笑。——《诗 • 大雅》 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——《诗 • 秦风 • 小戎》 其顺之,然后言其丧筭。——《礼记》 《诗》云:“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”言饱乎仁义也。——《孟子》 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——《国语 • 周语上》 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——《说文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,言兵事。——《史记 •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臣意言王曰:“才人女子竖何能?”——《史记》 言其利害。——《史记 •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趋机而言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列女传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于盘器,而羽割炙引酒,言笑自若。——《三国志 • 关羽传》 具言所闻。——晋 •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②名词:话语。 言词 言辞 言语 言传 言论 言不由衷 言为心声 言传身教 言听计从 言过其实 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言外之意 言犹在耳 言责自负 / 发言 诺言 方言 格言 语言 有言在先 不可言喻 广开言路 父母之言。——《诗 • 郑风 • 将仲子》 如何昊天?辟言不信。——《诗 • 小雅 • 雨无止》 史载笔,士载言。——《礼记》 “杨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。天下之言,不归杨则归墨。”——《孟子》 口之宣言也,善败于是乎兴。——《国语 • 周语上》 有不祭则修意,有不祀则修言。——《国语 • 周语》 初既与余成言兮,后悔遁而有他。——《楚辞》 无乃非盟载之言,以阙君德;而执事不利焉。——《左传》 言不由衷,质无益也。——《左传 • 隐公三年》 志以发言。——《左传 • 襄公二十七年》 / 志以定言。——《左传 • 昭公九年》 臣愿悉言听闻,唯大王裁其罪。——《韩非子》 言无二贵,法无两适,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。——《韩非子》 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。——《史记 • 淮阴侯列传》 焚百家之言,以愚黔首。——汉 • 贾谊《过秦论》 非义之事不计于心,非理之利不入于家,言行若一,情貌相副。——汉 • 刘向《刘田稷母》 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——《三国志 • 马良传》 王如其言。——晋 • 干宝《搜神记》 言,心声也。——《法言 • 问神》 言谈大有缘。——《玉台新咏 •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与为言辞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常好言论。——唐 •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感斯人言,是夕始觉有迁谪意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序 闻‘五子洛汭之歌’,则知夏政荒矣。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,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 市人之言语。——唐 •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③量词:字,句。 / 五言诗 七言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千言万语 一言为定 洋洋万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,命曰《琵琶行》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序 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“思无邪。”——《论语》 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——《史记》
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