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龢 |
字源 | “龢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三级字(第 8095)字形图解图片 龢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口 侖 龠 禾 和 訸 “龢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h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根抬高,接近软腭,形成窄缝,气流从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é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半开,舌位靠后,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,声带颤动。 “龢”的字形演变“龢”的字源解说“和”是“龢”的简化异体字;“訸”是“和”的异体字。禾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禾本植物,即空心的竹管或芦管。龢,甲骨文(侖,即“龠”,吹奏排笛)(禾,竹管),表示吹奏竹管或芦管制成的排笛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侖”写成“龠”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禾”写成。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“龠”写成,将金文字形中“禾”写成。造字本义:动词,吹奏用芦管编成的“排笛”,使不同声部的乐音相谐调,美妙共振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龠”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禾”写成。简体金文“和”省去“龠”的中下部分,相当于将甲骨文字形写成,或将金文字形写成,或将篆文字形写成。古籍多以“和”代“龢”与“訸”。现代汉语常“和谐”并用,“和”与“谐”近义而有所不同:“和”示不同声音、不同观点因相合拍、相融合而产生共鸣,强调诸异而致同;“谐”表示相同的声音、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,强调诸同而大同。“和”的统一性比“谐”更为丰富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龢,調也。从龠,禾聲。讀與和同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龢,音韵谐调。字形采用“龠”作边旁,采用“禾”作声旁。“龢”的读音,与读“和”相同。 “龢”的字义引申“龢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吹奏排笛,使乐音谐调共振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(后由“和”代替) 龢,调也。读与和同。——《说文 • 龠部》 龢,《左传》:“如乐之龢。”——《篇海类编 • 器用类,龠部》 声相应保曰龢。——《周语》 正六律,龢五声,杂八音,养耳之道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 • 孝行》 与讴謡乎相龢。——《洞箫赋》 龢銮玲珑。——《东都赋》 杭州西湖之湖心亭,微波弱漪,一亭巍然,朝霞夕阳,风龢鸟鸣。——徐珂《清稗类钞 • 第宅类 • 退省庵》 ②形容词:相谐调的,无冲突的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后由“和”代替) 其终也,广厚其心,以固龢之。——《国语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