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丝 |
字源 | “丝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(第 347)字形图解图片 丝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糸 幺 湿 滋 慈 系 线 绳 “丝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s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接近上门齿背,留出窄缝,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ī 的发音要领:舌尖前不圆唇元音。发音时,舌尖前伸靠近上齿背,气流经过狭窄的通路,但不发生摩擦,双唇平展。只能与声母z、c、s相拼。 “丝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衣饰篇 丝族(丝族共计201字)上一字头:么 下一字头:绪
“丝”的字形演变“丝”的字源解说絲,甲骨文(糸,蚕线)(糸,蚕线),像两根(一堆)两端打了结的蚕线。有的甲骨文省去两端的结头。金文省去下端的两个结头。有的金文省去上端的两个结头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造字本义:名词,从蚕茧抽出的、成缕成股的细线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上端的写成,将篆文字形下端的写成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的简体楷书“丝”,依据草书字形,将正体楷书字形上端的写成,将正体楷书字形下端的写成。“丝”来自蚕茧,“线”来自麻皮;合线为“绳”,分线为“纱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絲,蠶所吐也。从二糸。凡絲之屬皆从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丝,蚕所吐的细线。字形采用两个“糸”会义。所有与丝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丝”作边旁。 “丝”的字义引申“丝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名词:从蚕茧抽出的、成缕成股的细线。 丝绸 丝绵 丝绒 丝瓜 丝毫 丝缕 丝线 丝丝入扣 / 蚕丝 丝,蚕所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素丝五总。——《诗 • 召南 • 羔羊》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。——《史记 • 货殖列传序》 此织生于蚕茧,成于机杼。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列女传》 足下蹑丝履,头上玳瑁光。——《玉台新咏 •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——聂夷中《咏田家》 男谷女丝行复歌。——杜甫《蚕谷行》 缯帛如山积,丝絮似云屯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重赋》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——李商隐《无题》 ②名词:线形的、纤细的事物。 丝弦 丝竹 / 钢丝 铁丝 雨丝 萝卜丝 蜘蛛丝 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谓弦也。——《礼记 • 乐记》 丝中传意绪,花里寄春情。——《玉台新咏 • 王融咏琵琶》 五原春色旧来迟,二月垂杨未挂丝。——唐 • 张敬忠《边词》 浔阳地僻无音乐,终岁不闻丝竹声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——唐 •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 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。——宋 •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③量词:用于修饰线形或细微的事物。 / 千丝万缕 一丝微风 一丝笑意 一丝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,实以仰禀圣规,详参神恩。——北周 • 庾信《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》 愈为相公官属五年,辱知辱爱,伏念曾无丝毫事为报答效。——唐 • 韩愈《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知启》 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——明 • 李渔《闲情偶寄 • 种植部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