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shī詩)失入切(濕湿)

說文:“溼,幽溼也。从水;一,所以覆也,覆而有土,故溼也。省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溼,甲骨文,从水,从(絶)會意,亦聲。金文與甲文大致相同,左部从水表意,右部象絲置于架上之形,表示所煮之絲置於架上曬晾,以“”表示。由于絲被煮而浸濕。故義為濕。金文盤銘字右部从絲、是甲文絲之中間从二“”的連寫,亦表意為把絲吊掛起來;或下部增“土”,是由甲文下部或增从“止”演化而來,止為水之絕流處,故更為“土”卽地,晾絲架之水掉落於地面,地當必潮濕。

【釋義】

(一)潮濕,低窪地。散氏盤:“曰:我既付散氏溼田、田,余有爽,爰千罰千。”禮記·王制:“凡居民材,必因天地寒煖燥∽廣谷大川異制。”

(二)宮名。史懋壺:“王才(在)京溼宮。”

【字例】

史懋壺

散氏盤

伯姜鼎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9:16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