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滕,水超涌也。从水,聲。” 【釋形】 滕,金文多不从水,作或,从火(或从山),朕聲。古文構件山、火形近易混,亦時有混用,如赤字,从大,从火,而古文作烾,下从土(另参見“堇”字)。山與土意近相通。庚壺字作从“水”,例,玉篇:“亦作澥。”例之、是說文之“滕”字。 【釋義】 (一)古國名。西周分封的諸侯國。滕侯簋:“(滕)侯乍(作)滕公寶彝。”滕侯戟:“(滕)侯之。”侯,卽滕侯,姬姓,開國君主周文王之子錯叔繡,至戰國初期為越所滅,不久復國,後為宋所滅。左傳·隱公七年:“滕侯卒”。滕國故址在今山東滕縣。 (二)水器。庚壺:“右(師)之子武弔(叔)曰:庚,擇其吉金,(以)鑄其滕壺。”滕,段玉裁說文註:“小雅:‘百川沸騰’。毛曰‘沸,出;騰,乘也。’騰者滕之假借。”“滕壺”,是為熱酒器、水器。 (三)人名。滕之不劍:“(滕)之不□□。” 【字例】
滕侯簋
滕侯盨
滕虎簋
吾 鬲
邾伯御戎鼎
庚 壺
滕之不劍
滕侯戟
滕侯耆戈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