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
,
屬。从二
。
,古文
。”
【釋形】
,甲骨文
、
,金文與甲文形同。義為以牲(獸類)作祭祀品。銘文
簋有“
”字,增“阜”旁,乃為
之繁構。參“兓”所釋。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肆”。陳牲以祭祀。卜辭:“乙未……夬貞:……其侑
。”(乙三三五五)天亡簋:“文王監才(在)上,不(丕)顯王乍(則)
(省),不(丕)
(肆)王乍(則)
(庚),不(丕)克乞(訖)衣(殷)王祀。”召卣:“不(丕)
白懋父友(侑)。”詩經·大雅·行葦:“肆筵設席。”周禮·春官·序官:“肆師下大夫四人。”鄭玄註:“肆師佐宗伯,陳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。”
(二)通“肆”。量詞,用作陳列“宗彝”之器的計量單位。
簋:“公易(賜)
宗彝一
(肆),易(賜)鼎二,易(賜)貝五朋。”銘文選:“假借作肆。肆有陳序義,宗彝一肆卽宗彝成一序列,也就是一組。”
(三)人名。
簋:“王命
眔弔(叔)
父歸(饋)吳姬
(飴)器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戈
.JPG)
兓 尊
.JPG)
子
爵
.JPG)
天亡簋
.JPG)
召 卣
.JPG)
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