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幸” 和 “𡴘”是同源同音的两个逆反字。 “幸” 的甲骨文写作 “
、
、
” , 当是古代一种刑具, 相当现在的 “铐” , 将被拘人的两腕夹在中间,两端用绳扎紧。金文用线条概括 “铐”形,已不如甲骨文直观。因被铐是不幸的事,故《说文》称: “幸,所以警人也。”后《侯马盟书》和小篆讹变为 “㚔” (读niè)。 字形、 字义发生了变化同时演生出反义。 《说文》:“𡴘, 吉而免凶也。 ”此时的 “幸” 已是幸运、 幸福义。 隶书(汉《曹全碑》等)写作 “
、
” , 成为今文。 今统一作 “幸” 。
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