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望” 与 “朢” 最初是同一字。 甲骨文写作 “ 、 、 ” , 象睁大眼睛站在土坡上仰望的人形, 极为传神。 金文写作 “、 ” , 将人和土坡合成 “壬” (读tǐng,即人挺直腰身) ,将人眼变成 “月” ,用“亡”作声符, 成为形声字。 小篆将其化成“” (望) 、 “” (朢)两个字。《说文》 : “望,出亡在外,望其还也。” “朢,月满与日相望……” 指月满之时与太阳遥遥相望。也指农历十五日。隶书(汉《封龙山碑》 、 《曹全碑》 )分别写作 “、 ” , 已是今文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金壶玉树》
金壶玉树富贵家,
敦笃高洁自荣华。
规格: 高65CM 宽65CM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